飼料廠的生產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工序:原料的接收和儲存、清洗(除雜)、粉碎、配料、混合、造粒、冷卻、碎粒、分級、成品的包裝、儲存和分發。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飼料產品還需要配備液體添加、前熟化、后熟化、后噴涂、膨脹、膨脹、干燥等工序。
1)輸送分配設備:主要用于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輸送,并分配到指定的車站或倉庫。輸送設備可分為機械輸送和氣力輸送兩類。機械輸送分為垂直輸送和水平輸送。垂直輸送主要是斗式提升機,水平輸送包括螺旋輸送機(又稱絞車)、刮刀輸送機和帶式輸送機。分配設備主要包括三通、四通、多站旋轉分配器和擺式分配器。
2)清洗(除雜)設備:主要去除飼料原料中的雜質,特別是大、中、鐵雜質,以保護設備和人身安全。清洗設備主要包括篩分設備和除鐵設備。篩分設備主要包括圓筒篩、圓錐篩、旋轉篩和振動篩。除鐵設備主要包括永磁筒、板式磁選儀等。
3)粉碎設備:主要用于粉碎粒度不合格的飼料原料,以滿足飼料粒度的要求。根據粉碎粒度的要求,粉碎設備也有不同的形式,主要包括錘式粉碎機、立式粉碎機、輥式粉碎機、微粉碎機、超微粉碎機等。
4)配料設備:是根據配方要求將各種飼料原料按一定比例(重量)搭配在一起的設備。配料設備分為自動配料和人工配料。計算機控制配料秤廣泛應用于自動配料設備。人工配料只適用于小型飼料廠,稱重配料。
5)混合設備:充分攪拌混合飼料原料,成為混合均勻性合格的粉末飼料產品的設備。飼料廠常用的是間隙混合設備,主要包括臥式螺旋葉帶混合機、雙軸葉片混合機、單軸葉片混合機等。
6)造粒設備:是將粉狀飼料制成顆粒狀飼料的設備。有兩種形式:環模和平模。目前飼料廠主要采用環模造粒機。造粒機一般都有自己的飼料器和調質器。根據調質要求,可配備單層調質器、雙屋調質器、三屋調質器或雙軸異徑差速調質器。
7)冷卻設備:顆粒飼料一般溫度為80℃~90℃大約16%的水必須冷卻和降水。冷卻設備通過吸風將料溫降低到接近室溫的溫度,同時部分降低飼料的水分。
8)碎粒設備:是將顆粒與飼料一起破碎成小顆粒(稱為碎粒)的機器,一般采用輥式碎粒機。
9)分級設備:用于分級設備將粉末和粉碎過程中未能制成顆粒的部分粉末與分級設備分離,保證成品顆粒的質量。分離的客人粉末材料需要返回造粒機制粒。分級設備主要包括旋轉篩、振動篩等。
10)成品包裝設備:包裝可分為自動包裝和人工包裝。自動包裝一般由帶輸機和縫紉機的計算機控制。人工包裝一般采用秤和便攜式縫紉機。
11)除塵設備:是一種吸塵、保護環境的設備。除塵和氣體輸送的原理與所使用的設備基本相同。區別在于一種是輸送粉塵,另一種是輸送材料。輸送粉塵所需的風量小于輸送材料的風量。其配套設備主要包括:風機、管道、集塵器、關閉風機袋式過濾器等。
12)對生產有特殊要求的飼料,以下主要常用設備:
A)液體添加設備:將油脂等液體原料定量添加到混合機中的粉末中。
B)后成熟設備:加熱造粒機產生的顆粒材料,提高其成熟度,可大大提高水中顆粒飼料的穩定性。所以它也被稱為顆粒穩定器。
C)后噴涂設備:造粒前材料中的脂肪含量不宜過大,否則由于質地松散,無法制成好的顆粒材料,因此在混合機中添加的油脂不宜超過3%。如果飼料配方中需要添加3%以上的油,則應在造粒后噴涂在顆粒飼料表面。一些脂溶性維生素在造粒過程中會因成熟而失效,也可以溶解在脂肪中,然后噴涂在顆粒飼料中。
D)膨脹設備:可生產不同密度的水產飼料,如浮性、沉淀性、沉降性等,也可作為原料處理,使淀粉湖化,破壞大豆中的抗營養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膨化機價格高,生產成本高,操作困難。
E)干燥設備:部分飼料產品要求水分低,但生產過程中加入的水分相對較大(如濕化膨化材料)。如果這些飼料產品不干燥,水指標不符合產品要求,必須使用干燥設備進行干燥(降水)。常用的干燥設備有振動流化干燥機、浮式干燥機、帶式干燥機